什麼是兩岸經濟協議(ECFA)?

就是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(簡稱「兩岸經濟協議」) (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, ECFA)」。針對對我方有重大利益的產品與服務項目,要求中國大陸對我方降稅及開放,協商相關規則與合作內容。

台灣為什麼要與中國大陸簽訂「兩岸經濟協議」?因為在今年元月1日「東南亞國協」(簡稱「東協」)與大陸簽訂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正式實行,也就是說,東協到大陸或是大陸到東協的貨物,大約有九成都可以免關稅,那對台灣有什麼影響呢?因為我們到大陸的貨物與東協是有重疊的,因為台灣出口到大陸的產品必須多負擔平均9%的關稅,生意更難做,競爭就會非常吃力,所以會受到影響。

看了一些有關於ECFA的相關報導,其實每個人不管是政治家、經濟學者或是市井小民,各自都有不同的看法。簽訂後的經濟利益必定帶動台灣經濟,但也相對有些缺點,政府要如何因應?不簽ECFA對台灣的優劣勢又會如何,政府又如何應對台灣現在的景氣,失業率如何降低?

第一,選擇簽訂ECFA,至於要保護哪些產業,又如何保護,政府要有相關的配套出來,而且勢必會不惜犧牲小產業以保住大財團,因為一定會有一些產業的競爭變的非常吃力,政府又如何去幫助,這又是另一項考題。

第二,不簽ECFA,台灣的經濟受到金融風暴後景氣低迷會持續多久?或是還要期待多久將來不久會恢復金融風暴前的景氣?這誰都無法說的準

大陸的餐飲市場也會一步步進軍台灣,若簽定ECFA這對台灣餐飲市場會有哪些影響?首當其衝就是台灣的一些餐飲業中較具競爭力的將因市場擴大,提高規模經濟而獲利;但不具競爭力的卻因競爭度提高而因此衰落。當然還會有一些因為增加對手後,反而增加自身的競爭力,不怕外來的威脅,所以政府應該要輔導技術升級、政府補助等方式,維護一些餐飲業中較具弱勢的一群。再者,餐飲業的一些人才也會漸漸被大陸人士給取代,若自身有能力何必只待在台灣?那待在台灣的就得要面對,大陸的低價勞力,是否會增加台灣的失業率?最後就是餐廳往往會考量成本問題,而選購成本較低的原料,大陸的原物料就會大量進口台灣,而近幾年發生很多大陸黑心商品的事件,對於台灣的消費者來說,這又是如何把關大陸進口的食品衛生與安全的一項考驗。

不管今天要不要簽訂ECFA或是其他的協議,都一定會有好有壞,國內一定會有人是贏家有人是輸家,政府固然要為贏家追求最大贏面,也要為輸家減少損失,更要協助失業者。所以要提高國家競爭力,產業升級是第一要務,政府應要結合學界積極輔導升級、轉型或轉業,提供相對的措施與協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'm Yuna~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