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部份:青年旅遊-將年輕人帶上國際舞台

    西方學生很流行在進入大學前或是進入職場前,利用一些時間到國外自助旅行一段時間,目的,都是希望在旅行中認識世界,同時學習獨立處理大小事物、緊急狀況,克服旅行時遇到的各種障礙。通常一趟旅行下來,這個年輕人會快速成長,培養出勇氣、毅力、獨立自主的能力、開闊的視野,一生受益無窮。相較之下,台灣的學生卻很少有這樣探索世界的安排,大家只是努力念書,拼個文憑,而後急著畢業找到好工作,事業不要落後別人。也許是接受父母的安排、也許是自己不知道想走的方向、也許是隨波逐流、也許自己是溫室裡的花朵,就在年輕時喪失了認識世界的機會。在僵化的教育制度下,大部分的人完全沒有理解到,旅行也是教育的一種方法,而不是乖乖的讀書才是獲得正當教育的唯一途徑。旅行可以認識不同的文化,學習與外國人相處,其實效果遠遠的超過學業教學。旅行可以真正融入這個地球村,關心的範圍已不再侷限自己的週遭環境,而是會擴大到整個世界,對於本身及世界是有相當的影響。    

    大學生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國際化的視野,但是國際化不等於學英語,英語只是國際化的一個工具。最終目的,是要去認識別人的文化,了解及包容,進而認同別人的存在,欣賞別人的成就,從中學習他們的經驗與智慧。

結語:台灣已與日本加拿大、德國、澳洲、紐西蘭、韓國簽署打工度假協定。總統認為,青年要壯遊,培養不卑不亢、將心比心的國際觀,分享不同文化,欣賞其他社會、族群的價值,建立友誼,這就是最重要的收穫。總統同時希望透過打工度假,讓對方國家更加了解台灣的一切,讓對方國家的人士也願意到台灣打工度假,成就雙向交流。(CAN中央社2010/12/04)

    其實我在大二下學期的英文課時,曾經向全班發表過相關的打工度假的報告,題目為My  Dream,其中我是這麼寫的:If you are 18 to 30 years old.You can apply for a visa of working holiday in New Zealand.You can look for a happy life that you want. 是不是很吸引人?明年又要開放韓國的打工度假的政策,讓近幾年受到韓流影響的我,也跟著心動了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'm Yuna~*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